在创新中成长,在奋斗中超越
发布时间:2025-10-17 13:00
10月15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总决赛在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大学中心体育馆举行,清华大学的一个创新项目获得冠军。团队自主研发了基于大脑“层循环”机制的人工智能架构,在推理深度和捕捉数据模式的能力方面表现出了优越的性能。 “每一轮比赛都是团队提升和进步的机会,比赛也有助于与投资者、商业机构等建立联系。”项目成员陈威廉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于今年4月启动。本届大赛由教育部、鄱河南省人民政府等11个部门共同主办。共计2443万人、619万个项目、161个国家和地区、5个、673 所学校参与。大赛决赛将于10月13日至15日在郑州大学举行。“敢于突破,创造!”锦标赛上学生们喊出的座右铭也正是本次比赛的主题。 “我们要研制一颗由多个模块组成的复合蜂窝卫星……”哈尔滨工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小卫星班”四年级学生姚尊浩在介绍其团队的“磁耦合星中心”项目时表现出自信和冷静。这个平均年龄21岁的创新团队希望解决近地轨道巨型星座运营和维护成本高昂的问题。目前,部分技术正在通过卫星进行验证,该项目正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科技园推进。经过百余处地块勘察、上千次实地测试,“中华遗产”兰州理工大学项目致力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经验解决土地不稳定等问题。为视障者开发无障碍智能辅助设备,运用“终极云集成” 浙江大学大学生陈义浩和同事们用“集成”技术实现了性能与续航的平衡,将自己的精彩创意转化为具有社会价值的科技产品……以大赛为平台,学生通过创新实践提高技能和才能,这是同学们的共同兴趣。产教融合、科教融合,许多创新项目帮助解决产业难题,实现实质性变革。徐军先生,博士成功提升车辆迁移效率66.7%,受到业界一致好评公司。大赛以“行业提问、高校公布名单、学生答疑”为主题,搭建教育与行业双方沟通与变革的桥梁。今年,共有3,104家企业提交了6,976份提案,产业行程吸引了2,355所大学、24.8万个项目和96.3万名参与者。大赛期间还开展了17场线上国家资源比对活动、3场线下比对活动,总投资约90亿元。同时,大赛也为青少年创新交流提供了平台,中外青少年在相互学习中加深了友谊。 “西北农林大学教授团队研发的肥料还田机等新设备,帮助提高了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轻松还田。来自塔吉克斯坦科梅尔国立大学学生cio Stanislav的Fakhridin先生带领团队与西北农林大学的教授和学生进行了深入互动。中塔新型数字农业技术示范绿色项目获得了中亚赛区金奖。今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共举办了七届区域赛 其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总决赛期间还举办了世界大学创新大会,发布了《世界大学创新指数报告(2025)》和《智慧教育时代的创新密码:世界大学生创新发展报告(2025)》。离开沙子,就是新的起点。 “我们将继续推进新项目,争取取得更多成果。”陈伟廉表示一句话道出了参赛者的共同心声。 “创新成长”“我们将继续提供奋斗出众的年轻活力,推动科技进步,促进中外科技交流。” (记者张文浩采访)人民日报(2025年10月17日第6版)